在计算运行能效比时,空调系统的运行记录是一个zui基础的资料,作者通过对5个空调工程运行管理和运行记录的调查分析,从计算运行能效比的角度提出空调系统运行的必要监测参数,发现运行记录和管理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一些完备建议。
1 空调系统运行能效比SEER的计算方法
1.1 整个空调系统运行能效比SEER
空调系统运行能效比SEER =单位时间内空调系统的实际供冷(热)量∑Q / 此单位时间内,空调系统所有设备的耗电量总和∑N
注:1)其中∑Q的计算方法:根据公式Q=Cp ×m×△t
式中:Cp—— 水的定压比热
m ——水的质量(=水的密度×流量×时间),kg
△t—— 冷冻水/热水进出口温差(=出口温度-进口温度),℃
2)∑N包括用电设备的耗电量和非用电耗能设备所耗燃料的折算电量。
1.2 子系统运行能效比SEERi
子系统运行能效比SEERi=单位时间内空调系统的实际供冷(热)量∑Q /此单位时间内,
子系统i的耗电量总和∑Ni (i=1,2,3)
注:1)子系统包括冷热源系统(冷热源主机和冷却水系统)、水系统、风系统
2)∑Ni包括用电设备的耗电量和非用电耗能设备所耗燃料的折算电量。
2 各类空调系统运行记录调查分析
此次调查了5个工程,系统形式有三类:冷水机组+燃气锅炉,直燃机,水环热泵。以下就根据系统形式分别讨论。
2.1 冷水机组+燃气锅炉
2.1.1 重点用能设备必要运行监测内容
为了计算出空调系统和各个子系统的运行能效比,重点用能设备必须的运行监测内容如表1所示。
表1 重点用能设备必要运行监测内容
数据用途
需记录的参数
记录频率
计算实际供冷量∑Q
冷冻水供水温度
1~2小时1次
冷冻水回水温度
冷冻水流量
计算实际供热量∑Q
锅炉供水温度
1~2小时1次
锅炉回水温度
热水流量
计算冷源子系统∑N1
冷水机组:电流表读数或者电流百分比
1~2小时1次
冷却水泵:
定频泵:电流表读数或者运行台数
变频泵:电流表读数或者运行台数、水泵频率
冷却塔:电流表读数或者运行台数(如果是多风机冷却塔还需要记录风机运行台数,如果风机是变档还需要记录风机运行档数)
计算热源子系统∑N1
天然气表读数
1~2小时1次
计算水系统∑N2
冷冻水泵/热水泵:
定频泵:电流表读数或者运行台数
变频泵:电流表读数或者运行台数、水泵频率
1~2小时1次
计算风系统∑N3
空调箱:电流表读数或者运行台数
风机盘管:电流表读数
1~2小时1次
注:该表格参数拟订的前提是各个子系统没有分项计量。如果各个子系统有分项计量,那么计算各个子系统耗电量时,每隔1~2小时记录一次电表读数即可。
2.1.2 实际工程空调运行记录调查分析
2个工程的空调机组运行记录表头见表2
3.1 关于分项计量:
(1)从计算系统运行能效角度,分项计量是否有必要:从冷水机组+燃气锅炉,直燃机两种系统形式来看,因为末端风系统比较分散,开停时间和状态比较随机,其分项计量是很有必要的,而其他两个子系统只要做好相关的运行记录,是可以比较的计算其能效情况的,分项计量是没有必要的。水环热泵系统形式比较特殊,其关键性问题是末端主机分散,在一般情况下,末端主机压缩机和风机的耗电量没有单独分开计量,因此分项计量对于计算水环热泵子系统能效比来说,是相当重要的。
(2)分项计量的电表安装位置是否集中对于记录工作的可行性和方便性是非常重要的。如C大楼中直燃机,冷却水泵,冷却塔,冷冻水泵,热水泵电表,天然气表的安装位置集中,因此记录频率为一天一次,而末端电表分布在各楼层,因此记录频率为一个月一次。
3.2 关于记录参数:
(1)一般情况下,流量要通过特定的仪器进行测量,从机房现场无法直接读出,因此运行记录中一般
不会有记录,所以流量只有通过简单的实际测量得出。因此冷冻水泵/热水泵的逐时运行台数记录是必
要的。如果是变频泵还需要记录逐时水泵频率。
(2)一般情况下,冷冻水/热水进出口水温均有记录。需要注意的一点是,在调查过程中,发现有大部分锅炉都有电子表读数,有部分锅炉的电子表读数中用炉水温度代替了出水温度,但是如果炉水不直接参加供热循环的情况下,炉水温度不是出水温度,二者的差别是相当大的,因此在此种情况下,记录的时候不能只是记录锅炉电子表上的进水温度和炉水温度,也应该记录盘式温度计上的锅炉进出口水温读数。
3.3 关于运行管理:
调查分析表明,在计算空调系统能效比的过程中,各类运行记录当中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导致计算存在困难,主要问题有两个个方面:一是系统本身的计量条件有限,无法进行计量;二是系统本身有计量条件,但是管理工作人员并没有认识到一些记录参数的重要性,没有对其进行计量或者记录频率比较紊乱。因此健全系统的计量条件,加强管理工作人员的意识,健全运行记录参数和管理制度对于诊断空调系统,挖掘其节能潜力环节是相当重要的。公共建筑空调系统运行能效及运行监测参数初探